Saturday, March 24, 2007

草莓与杂草

草莓族是台灣社會對於約1981年以後出生的世代的一種負面標籤。

草莓族最早被食品業者拿來形容15歲以下的消費者,以草莓來象徵這個族群的天、好奇。但後來則取其光鮮亮麗中帶酸的生在溫室中長大一捏就破的特性,開始以草莓族來稱呼1981年後出生的世代(有時也包含1981年前數年出生的世代)。- 取自维基百科全书。

现代的社会,都称1981年出生以后的人为所谓的“草莓族”。

草莓族一代,很多都被家长宠坏,要什么就有什么,要天有天,要地有地。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,没经历过什么挫折,因为个个都被家长保护着,更本都不知道吃苦的滋味如何。在承受压力和打击时,很容易就放弃,崩溃。

草莓族重视外表,物质上的享受,看一下现在的年轻人就知道了。一架3G手机虽然很贵,要几百块才买得到,但现在很多中学生都拥有一架3G手机,而且一些还是几千块的手机。和朋友出门时,一向家长伸手要钱,钱马上“送上门”,买东西时也没有三思而行,看到喜欢,便立刻当场把它买下。可能用了几个星期,东西便会被丢弃在储藏室里,从此见不到晴天。还有,一个很普遍的观念:朋友有的我就一定要有,不能输给她,不然就丑大了。

当然,不是每个出生在1981年后的人都是这样,有些人刚好与草莓族且且相反。一些因为家庭环境和经济不好,从小被迫懂得存钱的重要性,不能乱花钱。家境较差也是他们从小锻炼了意志力,让他们比较能吃苦,不容易被压力和挫折打倒。

所谓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。看看奖学金得主,很多都来自经济较差的家庭,就是因为没有被家长宠坏,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,他们的斗志力和意志力都比身旁的同学强。放弃?这个词对他们说很陌生,或在他们的脑海里更本就不存在。

如果说奖学金得主太“遥远”了,就说说本校里的PRC Scholars。他们当初来到新加坡时,连一句英文都听不懂。两年后,他们是学校O水准考试的状元,而且英语还考到A1。这是奇迹吗?不是,这不是奇迹,这是两年里在学习的道路上跨过许多障碍,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的成果。

难道这些人也能算是草莓族吗?

你愿做个在温室中长大,一捏就破的草莓,还是一个不管风怎样咆哮,不管雨下得多大,依然稳站着的杂草?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